今年海刺参涨价的四个逻辑
今年迄今为止辽宁围堰活参(滚子)最高价——90元/斤!比去年同期涨价12.5%。与此同时,近期北方各地手捡苗价格也普遍上涨10%以上。预计下个月开始采捕的长海深海海参价格也将有较大幅度上涨。
中国人以海参作为滋补品提升免疫力的历史近2000年,尤其是2003年“非典”后,国内更多的消费者开始认识到海参在提升免疫力,预防传染性疾病中的作用。根据中国渔业年鉴统计,近年来国内刺参养殖面积350万亩,年产量在17-20万吨之间,按照每公斤10只计算,全国每年海参只有17-20亿只,全国人民人均不足1.5只。而且受国家环保政策影响,现有池塘养殖面积不仅不能增加,反而可能减少,刺参亩产增加需要时间。2-3年内国人出于提升免疫力和养生不断增加的刺参需求,与刺参产量的减少之间的供需矛盾不会缓解,是导致国内刺参价格上涨的核心逻辑。
二是院士研究成果给力
今年10月,中国渔业协会海参产业分会名誉会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团队会同有关机构经过几个月的攻关,证实从刺参中提取的硫酸化多糖对新冠病毒活性有抑制作用。这一科研成果的公布,不仅为刺参营养价值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,更为海参产业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。中华传承两千年的海参文化将进入临床医学领域,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多更广泛的贡献。虽然这种研究成果到临床应用还有很多路要走,但方向正确,脚下的路将不再遥远。
长期以来,中国海参产业面临国外走私海参的巨大的冲击。国外走私进口的海参打着所谓野生概念,在没有任何检测报告、生产许可的风险下,仗着偷税漏税产生的低成本,低价进入市场。有些国外海参抓住消费者识别能力差的弱点,冒充辽参,进入各种渠道,抢占刺参市场份额。今年全球爆发的疫情使走私进口海参无法进入国内市场,而且今后一段时间也很难进入,这些市场份额重新由国产刺参填补,因此需求量也有所增加,导致国内刺参原料涨价。